白沙枇杷专家系统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欢迎光临白沙枇杷专家系统


枇杷果实虫害

枇杷果实的虫害非常多,主要有以下几种:

1.苹果密蛎蚧

形态特征:雌介壳:长形,或向后端膨大弯曲,呈逗点形,褐色,外缘色淡,长1.83mm,宽0.66mm。雄介壳:长形,浅褐色,外缘色淡,长1.08mm,宽0.29mm

卵:长椭圆形,米粒状,白色,长0.23mm,宽0.11mm。初白色半透明状,孵化时呈淡黄色。

若虫:椭圆形,淡黄色,长0.25mm,宽0.12mm。初孵时具一对触角和一对尾毛。二龄若虫成虫相似。

蛹:雄虫裸蛹,长圆表,淡紫色,眼部浓紫。

发生规律:为害枇杷的苹果密蛎蚧一年发生2代,以受精雌成虫越冬。越冬代雌成虫产卵始期是4月中旬初,产卵高峰期是5月上旬末。第一代卵孵始期是4月下旬末,卵孵高峰期是5月下旬末6月上旬初。第一代雌成虫产卵始期是7月下旬末,产卵高峰期是8月上旬。第二代卵孵始期是7月下旬初,卵孵高峰期是8月中旬。

防治措施:苹果密蛎蚧的防治,应掌握人工防治和第二代若虫发生盛期用药防治的关键技术。

  • 人工防治:在有苹果密蛎蚧发生的枇杷园,于冬、春季应剪除被害枝条,刮除翘皮,减少越冬虫源。

  • 用药防治:因第一代若虫发生盛期正值枇杷成熟采收期,故不宜用药防治。在第二代若虫发生盛期,可用25%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2000倍液+2.5%敌杀死乳油13000倍液、25%蜡蚧灵乳油11000倍液或48%乐斯本11500倍液+25%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1500倍液。

为害枇杷的介壳虫还有梨圆蚧、褐圆蚧、长牡蛎蚧、矢尖蚧等。也可用以上药剂进行防治。

2.枇杷毛虫

黄毛虫、舟形毛虫及角点毒蛾是枇杷的三种主要毛虫,各批把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受害,在长江中下游产区,曾多次造成灾害,不但严重减产,且大大削弱树势,主要为害叶片,亦啃食果皮及嫩梢韧皮部。

黄毛虫形态特征:成虫体灰白色、有银光,体长10毫米,展翅宽23毫米左右,雄蛾略小。前翅有2个弯曲的黑斑,缘毛黑色,前胸两侧密布灰白色鳞毛。卵浅黄白色,近扁圆形,直径约0.8毫米,后渐呈淡黄色,卵壳外表有纵向刻纹。幼虫初时淡黄色,后变黄绿色,老熟时橙黄色,体长20~23毫米,各节都有毛瘤 ,上生刺毛,第六节背面有一对明显的黑褐色毛瘤。胸足和腹足各3对臀足l对,蛹近椭圆形,长约8~11毫米,初化时为黄色,后变淡褐色,蛹化于茧内,茧与枇杷树皮同色。

发生规律:1~2龄幼虫食嫩叶叶肉;3龄幼虫将叶片啮成孔洞或缺刻,4~5龄幼虫蚕食全叶,在叶量不足时,还啃食叶脉和嫩梢的韧皮部,枝梢只剩下木质部,严重削弱树势甚至死亡。第一代幼虫亦为害果实,虽仅食果皮,但使果实外观失去商品价值,甚至畸形失去食用价值。以老熟幼虫在叶片主脉上和枝干凹陷处结茧化蛹越冬,当次年气温回升至20℃时羽化,成虫白天常头向下栖息于树干上,趋光性弱。在余杭塘栖枇杷产区一年发生四代,各代发生整齐,无重叠现象。每代幼虫积温达500℃左右,约18~25天。第1~3代蛹期各10天左右,以第四代老熟幼虫结茧化蛹越冬。次年5月初出现成虫。成虫羽化后即交尾,交尾后2~3天产卵。卵产于嫩叶上。

防治措施:利用成虫喜欢栖息于树干上特性,人工捕杀,冬季刮刷树皮缝隙、并涂白以及清园烧毁落叶、断枝、树皮等,以减少越冬虫源。利用1~2龄幼虫集中危害时人工捕杀。在幼虫低龄期可用20%虫螨特可湿性粉剂1:1500倍液,或用2.5%大康乳油1:2000倍液;或2.5%敌杀死乳油1:3000倍液杀灭幼虫,隔5天喷1次,连续2~3次。但如正值果实采收期,则不能用杀虫剂。保护腿小蜂、舞毒蛾、黑瘤姬蜂等寄生天敌,以控制黄毛虫的发生。其方法是用3~4毫米孔纱的养虫笼, 捕捉一些黄毛虫幼虫、蛹于笼内,使黄毛虫的成虫及幼虫不能逃出,而寄生年的成虫能飞出;待喷药后2~3天,再将养虫笼移入于枇杷园内,让寄生蜂去寻觅黄毛虫。如当地寄生蜂不多,可以到外地引入,放置方法相同。

3.天牛

   为害枇杷的天牛主要有桑天牛、星天牛和褐天牛三种。

形态特征:桑天牛成虫褐黑色,密被黄褐色细绒毛,长4-5cm。幼虫乳白色,,头小、口器坚硬,背板有凹陷的山字形纹。蛹长3cm,乳白色。

发生规律:桑天牛两至三年完成一代,以幼虫在枝干内越冬。星天牛一年发生一代,以幼虫在树干基部或主根内越冬。褐天牛需两年完成一代,越冬虫态有成虫、两年生幼虫和当年生幼虫。

防治措施:主要采取捕杀成虫、刮除虫卵或初孵幼虫、钩杀幼虫或用药物堵塞虫孔。

  • 捕杀成虫:在成虫盛发期中,星天牛于晴天中午在树干基部捕杀;褐天牛于晴天闷热的夜晚时进行捕杀。

  • 2、刮除虫卵或初孵幼虫:在成虫产卵高峰期及时检查易于产卵的部位和初孵幼虫为害状,发现后用刀刮除虫卵。

  • 3、钩杀幼虫或用药物堵塞虫孔:凡有鲜虫粪处,蛀道短者可用钢丝钩杀幼虫;对蛀道较深、不易钩杀幼虫时,可在清除虫道堵塞物之后,用脱脂棉蘸以80%敌敌畏乳油或48% 乐斯本乳油15-10倍液注入虫道内,然后再以湿泥封堵孔口,勿使通气,即可杀死蛀道内的虫体。

4.若甲螨

以若螨、成螨为害枇杷新梢、嫩叶及花芽,受害叶片背面黄褐色,质地变硬,生长缓慢,影响新梢抽发及以后的花芽分化。幼树受害则树冠生长慢,延迟投产。花期受害严重的大量萎蔫脱落,幼果大量受害后,果皮黄褐色,影响生长及外观,造成减产。

形态特征:成螨茶褐色到黑色。椭圆形,体长0、35-0.4mm。头尖,触角线状,黄褐色,虫体边缘黑褐色,背部有黑色斑2个,体背覆盖白色绒毛,足黄褐色,跗节上有白色刚毛。

若螨白色到淡褐色,体稍小,形态与成螨相似。

发生规律:以刺吸式口器刺入寄主组织吸取营养。一年发生多代。苏州洞庭山地区2-4月气温不高,若甲螨活动能力不强,6-7月气温上升,正值夏梢抽发,若甲螨爬上新梢嫩叶为害并开始繁殖,至7月中下旬气温较高,如空气比较干燥,为发生高峰期。10月下旬后气温下降,空气湿度较大,螨量逐渐减少。以成螨在顶梢心叶绒毛、树干翘皮及裂缝中越冬。冬、春季如气候温暖,若甲螨发生早,反之则迟。夏秋季大暴雨会使虫口大量降低。

防治措施:①消灭越冬螨,减少虫口基数。冬季刮去树干翘皮后,对树干喷洒波美5度石硫合剂,并对树冠喷洒波美1度三硫合剂。②春季成螨出蛰50%时喷药防治。药剂可选用:25%三唑锡1:2000倍液、20%好年冬乳油1:1500倍液。喷药次数及间隔天数根据害虫发生情况及药效维持时间而定。

5.咖啡豹蠹蛾

形态:成虫体长约20mm,翅展45mm,翅灰白色,胸部背面有3对青蓝色点纹,前翅散生蓝黑色斑点,后翅有一青蓝色条纹。卵椭圆形,黄白色。幼虫成长时体长30-35mm,头部橙黄,体暗红色,前胸硬皮板黑色,体表多颗粒突起,各生有白色毛1根。蛹长筒形,红褐色,腹节背面有锯齿状横脊,尾端有刺突10个。

生活习性:一年发生1-2代,以幼虫在枝干内越冬,以老熟幼虫越冬的次年发生2代。成虫多在夜间活动,卵产于枝梢上,每处1粒,孵化后蛀入梢内为害,向下蛀成虫道,直达枝干基部,枝干外常有3-5个排泄孔,零乱排列不齐,排泄孔外多粒状虫粪。幼虫老熟后,先在枝上咬一羽化孔,并吐丝封孔,然后在虫道内作草率化蛹,蛹经20天,蛹体蠕动半露于孔外,羽化后飞出交尾产卵。

[防治方法]
(1) 人工防治:结合果园管理,剪除被害枝条或挖掉被害树苗,杀死咖啡豹蠹蛾幼虫。用铁丝刺杀坑道内幼虫和蛹,或用粘土堵塞坑道孔口,使幼虫和蛹不能外出而窒息死亡。
(2) 药剂防治:①药物堵注幼虫坑道孔口。常巡视果园,发现幼虫坑道,即用棉花蘸80%敌敌畏乳油100倍液或48%乐斯本乳油100倍液堵塞孔口;或灌注坑道后,用粘土塞孔口,杀死幼虫。②药物喷洒幼虫隧道。在低龄幼虫盛期,选用90%晶体敌百虫500倍液,或48%乐 斯本乳油300-500倍液,或2.5%溴氰菊酯乳油2000-3000倍液,或10%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的任一种,在下午至傍晚喷湿隧道和隧道附近枝干的表皮,幼虫夜出取食而致死。
(3) 生物防治:2-5月可发现拟木蠹蛾的幼虫和蛹被白僵菌寄生致死,在低龄幼虫期,可在隧道处喷布白僵菌水剂。

6.桃蛀螟

该虫为害果实,使果实脱落,严重影响批把的产量和品质。

该虫1年发生2代,第一代在5~6月份发生,第二代在7~8月份发生,以幼虫在粗茧内越冬。每年3~4月份化蛹,5~6月份羽化为成虫,在果面产卵,卵期约1周,孵化为幼虫后即蛀食果实,排出虫粪于果面,直至果实成熟。该虫有转移为害的特性,以丝缠缀邻果,重新潜伏为害,老熟幼虫在枝梢部做茧化蛹。

其他害虫尚有、木蠹蛾、刺蛾、蓑蛾、蚜虫、金龟子、木虱、花蓟马等。